来源:上海科技
12月2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中国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在2023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论坛发布,“双百强报告”显示:上海保持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一方阵,位列全球第十;从中国100强报告来看,上海综合排名位于全国第二,在产业变革驱动维度,上海位居全国第一。
据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长杜德斌介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沿用了去年的评价体系,从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和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五个维度进行评价,包括14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评价体系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报告的年度可比性,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2023年和2022年的评价结果,来发现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态势。”
除此之外,为充分了解中国城市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厘清中国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2023年报告评价对象在2022年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了10个中国城市,总体评价城市数量达到了140个。
《中国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为今年首次发布,对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了解我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杜德斌介绍道,中国100强报告在指标体系设计上,充分借鉴“全球报告”构建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的“五力模型”,更符合中国实际,构建了更具中国特色更符中国实际的中国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新五力模型”,从创新要素集聚、科学研究引领、技术创新策源、产业变革驱动和创新生态营造5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0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除了保留“全球报告”中一些体现城市科技创新发展国际化的指标外(如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世界500强大学数量、世界500强企业数量、pct专利公布量等),更多的是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指标,比如“两院院士数量”“双一流大学数量”“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室数量”“国家高新技术园区数量”“国家创新产业集群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等。
除了两份报告外,基于团队在报告编制过程中,收集并形成的一批资料,还发布了gisthinktank.com,供大众查阅相关信息。
全球100强报告显示,上海保持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一方阵,位列全球第十;中国100强报告显示,上海位于全国第二,并且在创新要素集聚、科学研究引领两个维度也位居全国第二,皆次于北京,在产业变革驱动维度,上海位居全国第一。
“今年的全球报告相比较去年,有一个新发现。我们看到北美和亚太地区大多数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排名出现了下降,而欧洲地区的大部分科技创新中心的排名在上升。在这样的一个宏观大背景下,上海仍能保持全球第十的位置,实属不易,这足以说明上海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付出了诸多努力。”杜德斌谈道。
据悉,产业变革驱动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评价,一是创新产业集群;二是创新创业活力。上海在产业变革驱动维度位居全国第一,充分说明了上海实体经济支撑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产业集群优势,以及上海具有强劲的创新创业活力。报告显示,在国家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基地上,上海拥有的数量位居全国榜首。在创新创业活力上,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等位居全国第一。
“上海的创新创业活力非常强,独角兽企业数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五。”杜德斌谈道,“如何把这些新创企业、独角兽企业,真正发展培育成领军企业,我觉得这是上海可以努力的方向。”
在全球百强的层面上,“长三角地区已经有6个城市进入到前100强。”杜德斌谈道,其中上海和杭州进入全球前30强。
“在我们对长三角集群的分析中发现,长三角集群不仅入选城市多,而且密度大,长三角集群的层次感也很清晰。”华东师范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邢和祥在解读中分享道。
在中国百强层面上,长三角地区有28个城市进入中国前100强,其中上海、杭州、南京和苏州进入前十,处于第一方阵;合肥、无锡、宁波和常州进入前30,位列第二方阵;徐州、南通、温州、嘉兴、绍兴、芜湖、镇江、湖州进入前50,位列第三方阵;扬州、泰州、金华、盐城、连云港、台州、滁州、蚌埠、宿迁、淮安、衢州、马鞍山进入前100,位列第四方阵。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已展现出不同的优势。杭州和苏州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创业活力。如杭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苏州的众创空间数量高达260多家,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南京在创新生态营造上颇具优势。报告显示,南京凭借其优越的产学研合作表现在创新生态营造力上位居全国第四,在长三角地区位居第一。合肥和芜湖在研发投入强度上高居全国前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