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
更合心意的产品、更多元的业态、更有活力的市场……如今,“人文经济”正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改革创新中传承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近来,有哪些案例可以打开我们关于“城市更美好”的视野?主要从事城市创新与城市发展研究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智团与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考察所得。
为何那些发达的地方经济也不错
城市周刊:您研究世界各地创新城市、创新街区多年,近来更多将视线转向国内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刚过去的这个暑假走了不少地方。能给我们讲讲您新的观察和收获吗?
邓智团:最近,我和同事们讨论、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何那些有好风景的地方,经济也发展得不错,后劲也足?为什么文化发达的地方,经济也发达?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前几年,上海市民的出游兴致受疫情影响较大。去年以来,当社会生活秩序逐渐复归常态,在周末、小长假,很多上海市民会选择在长三角找个目的地开展深度游。有的兴之所至,会临时改变计划多停留几天。有的才结束这一次旅行,下一个临近的目的地已经谋划好了。
作为城市研究学者,我当然很乐于见到这样的现象。但我也会好奇: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提升?如何可持续?
城市周刊:您认为这背后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邓智团:我感觉答案很可能是:当人文与经济齐飞,会让人文之美蕴含的发展之力得到释放,进而营造出近悦远来的城市吸引力。而人流的方向同样也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方向。有句话说得好,“熙熙攘攘之处必然生机勃勃”。
就拿位于长三角“朋友圈”里的苏州为例。不止一个朋友与我分享,以前去苏州,只是觉得苏州美,如今觉得苏州不仅美,还兼具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与城市发展的灵动。
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内,建筑限高24米等保护红线,被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定力坚守了下来,让苏州得以保存这份人文根脉和城市灵魂,持续凝聚着世人对江南水乡的想象与向往。
苏州古城外,西临太湖、北接长江的山脉水系被一一造册,以专门方案维护、扩容,让“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而与此同时,苏州的老城新区各展风采:老城区里,游人可以在拙政园秉烛夜游,到沧浪亭听昆曲,古老园林有了新的“打开方式”;高新区里,现代化建筑高楼林立,创新企业蓬勃发展,各种新型的商业文化交流空间相伴而生,为游人心中的苏州印象张开了更富想象力的翅膀。
前不久,我走访了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南汇街道府东未来社区。这个“未来社区”北邻温州市行政中心,规划单元总面积143公顷,坐拥浙南闽北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温州印象城,毗邻城市客厅中央绿轴公园,周边汇聚图书馆、博物馆等市级配套。
该“未来社区”构建了治理、服务、邻里三大特色场景及教育、健康、交通三大重点提升场景,运用“红动幸福里、一站邻里芯、乐享活力圈、蓝绿健康汇”四大社区创建亮点,打造出一个红色党建引领、央区绿轴共融、商圈社区联动的乐活社区典范。
此外,其服务综合体还融合“瓯江红”南汇党群服务中心、楼里文化家园等20余个部门服务阵地,统筹社区、商圈等公益性业态和盈利性空间,设有“南小汇”“爱心早餐”“幸福学堂”等多个“共享社·幸福里”特色品牌。
在这个案例中,有人看到了打造以人为本、数字化、生活化的未来社区新样本,有人看到了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新可能。在我看来,它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一条客观规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方,完全有能力、有底气、也有必要,把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释放出来。而只要文化氛围浓、人居环境好,还能长长久久保持下去,就能成为市民心目中的城市好风景。
好生活孕育好前景 成就人 留住人
城市周刊:您特别强调,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邓智团:没错。从经济学理论来讲,不管是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还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物质文明的需求占比会下降,包括文化消费在内的精神文明需求会大幅上升。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文明时期一路走来,同样是在进入后工业文明时期、酝酿新的转型以后,提出了“创意城市”等新的城市发展理念。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后半叶,城市发展逻辑是“业兴人,人兴城”,人跟随产业,实质是产业兴城。在该发展逻辑推动下,工业化推动新兴城市发展,“田园资本主义”盛行,制造业外迁、跨区域跨国迁移,伦敦、纽约等老牌世界城市人口减少,相对衰落,东京、新加坡等一批新世界城市崛起。
然而,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激活城市发展新路径,创新创意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在这一被称为“新城市主义”的时期,城市发展更为强调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功能混合、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可持续发展和追求高生活质量。
宜人的生活不仅能留住人,还能成就人。好生活孕育好前景。改善以后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品质以后的文化多元环境,不仅营造更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还能成为集聚创新创意人才、塑造城市发展新动力的钥匙。“城兴人,人兴业”的城市发展新逻辑,将城市间的发展竞争,转变为更为显性和直接的人才“争夺战”。
纽约、伦敦、旧金山和波士顿等一大批城市重新焕发创新创意活力,迎来新一轮发展,可以说为上述规律提供了比较好的注解。当前,我们国内的城市也在顺应这一规律,正结合城市特定发展阶段,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地“营城”,着力创造和发挥特色优势,探索属于自己的路,相信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加快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功能等级的城市。
城市周刊:确实,很多城市都在努力地“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其中有哪些现象或案例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邓智团:杭州亚运会揭幕前夕,由超写实数字人筱竹、武术演员张晋、青年运动员共同参演的创意视频《功成》惊艳亮相,不仅刷新了世人对中国功夫、竞技体育的认知,也把杭州城市形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也是在浙江杭州,临平智慧图书馆的屋顶犹如群山,露台流水潺潺,精巧的设计阐释着中国山水文化以及绿色建筑理念。这里是附近家长的首选“遛娃地”,也是所在社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成都如今正在推进“三城三都”建设(涵盖“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等目标),并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为推进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点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先手棋。
类似的新案例还有很多,它们都给我带来共通的启示——
无论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城市的精细化治理再上新台阶,还是城市文化形象的凝练与再演绎,一个城市的兴盛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唯有共建、共治、共享,才能让这座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与潜力;一座人人有机会参与贡献智慧与汗水、共享事业发展机遇的城市,没有理由留不住人才。
让更多人感受到上海的“不一样”
城市周刊: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当那么多城市都在用心打造自己,形成新的感召力,可以给上海带来哪些启发?
邓智团:亚运会的举办让杭城上下焕然一新。成都实施世界文化名城战略以后,也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
事实上,上海在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方面,也不遑多让。如今说到上海,很多外省市的朋友马上联想到“一江一河”“梧桐区”“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演艺大世界”,大家对上海这些年的文化建设亮点十分关注。这让我感到,多多讲述上海城市文化发展领域的新进展、新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上海“不一样”的站位和视野,非常重要。
让更多人感受到上海的“不一样”,还有另一层含义。美国经济地理学家迈克尔·斯多波曾在《城市经济的崛起与衰落》一书中提问,“一些经常用来解释城市增长的因素——如运气、移民、地方经济政策以及技术劳动力基础——无法解释旧金山和洛杉矶这两个城市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以及它们各自迥然相异的命运。那么,原因究竟何在?”
他和同事依据丰富资料和大量访谈得出结论,旧金山超越洛杉矶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即两地间显著不同的欧洲杯买球app官方网站的文化、政策和治理。在旧金山,城市文化与创造性相结合,为创业提供了大量良好的机遇。
从纽约、伦敦和巴黎等顶级全球城市来看,文化多元性和活力是它们的标签,让它们成为世界顶级的文化城市,树立了城市品牌,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能吸引更多高端产业和专业人士的集聚,特别是研发创新型和文化创意型产业,城市文化推动了城市的新一轮发展。
从2000年的伦敦“世界文化之都”建设,到新加坡的“文艺复兴城市”,再到2017年纽约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规划,打造“属于所有人的文化”,都向我们揭示了,文化建设与发展已然成为世界城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选择。
城市周刊:研发创新型和文化创意型产业的专业人士大都热爱生活且具有一定的审美品位,爱去博物馆、美术馆,爱听音乐、看演出。这种潜在的巨大需求本身,也会倒逼城市的文化建设成为触发更多创见与灵感的土壤。
邓智团:是的。上海市民这几年如此热爱的“citywalk(城市行走)”活动,不仅仅是漫步,更是交友、激发灵感、希望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汲取养分。听说,最近“citywalk热”还衍生出了“citybus(城市巴士)热”“cityride(城市骑行)热”。这是大家热爱探索这座城市的表现,更是深度文旅需求的集中展现。
有人说,上海是一座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城市,讲究效率和竞争。但从我们研究城市的经验来看,城市和个体之间也有一个适配的过程,生产率高的个体会偏向于选择生产率高的城市。
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开放包容的城市,对于生产率高、喜欢探索和创造的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这座城市还能重视人民福祉、重视文化软实力、重视为更多人打开他们各自新的可能性,它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座更具魅力和感召力的城市。当然,大城市的消极一面也需要用心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