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思派
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积极谋划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的关键任务。
本期我们邀请到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十位青年学者,刘承良、司月芳、马海涛、段德忠、朱华晟、胡曙虹、方远平、涂建军、范斐、覃雄合,从国际经验借鉴、全国宏观布局、区域层面建设等多个视角共同探讨了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本期观点分享,能与国内同行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相关学理依据。——段德忠
刘承良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深入研究美国科技创新中心成长规律及发展经验
作为当今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远远领先其他国家,拥有大批国际顶尖科技创新中心,如旧金山-圣何塞、纽约、波士顿、洛杉矶、华盛顿等,且这些顶尖的科技创新中心高度集中于美国东北海岸波士华大都市带和西海岸圣-圣大都市带,充分遵循了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快速提升,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快速发展,但相较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诸多短板和面临诸多挑战。统筹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国需充分借鉴和学习美国先进经验,在相关研究上要进一步深挖美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长规律和发展模式,从而在资源配置、空间布局、生态营造、效能提升等方面加快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司月芳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借鉴德国人才引留机制,加快建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作为传统科技强国,德国凭借其强大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享誉全球。但德国人口少子老龄现象明显,正遭遇史上最严重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为此,近年来德国政府在吸引移民、人才引留上持续“放大招”。如,2020年3月,德国《技术人员移民法》正式生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202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公布了新修订的《技术人员移民法》草案,进一步放宽移民要求。同期,德国政府审议新的《公民法》草案,包括允许多重国籍、缩短获取德国公民身份时间等。德国这一系列人才引留政策为我国在新时期加快建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背景下,应加强对海外人才引留政策的相关研究,从而以更灵活的政策支持、更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更宽松的创新环境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开展研究工作。
马海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全国“一盘棋”统筹推动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目标,但都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源。如果统筹得当,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良性互动、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将会成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然而,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必须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考虑。我们建议,需明确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与重点任务,并安排好各科技创新中心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聚力破解影响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协力解决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共性科技难题,完善从沿海到内陆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内外协调、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增强科技创新发展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段德忠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从“创新主体地位”到“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党的二十大将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一地位转变,深化了对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对标国际顶尖科技创新中心,我们认为,我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还需继续强化,突出表现为科技领军企业相对缺乏、企业研发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相对较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中心能级、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我们建议,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前沿科学、交叉科学和关键技术领域,尽快制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清单,加快推进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联合体,大力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广泛开展全球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朱华晟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
多尺度交互、多维度协同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诸多国际、国内权威或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榜单中,北京皆位居中国首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对于提升中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重要意义,还对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以及创新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面向未来,我们认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从全球、全国、京津冀以及北京城市内部等多尺度交互的视角,从要素协同、主体协同、产业协同、以及制度协同等多维度协同的视角来认识并讨论,这样才能集聚并利用全球各种优质创新资源要素和创新主体、整合各类创新基础设施与创新合作平台,打造从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科技创新链条。
胡曙虹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室副研究员
提升上海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的竞争已演化为创新体系间的竞争,形成卓越的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内外部风险挑战和发展需求交织叠加背景下,切实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是上海应对“不确定性”的重大战略举措。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实践,我们认为,可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演进逻辑深入分析上海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基于技术、市场及治理视角构建提升上海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的分析框架,从创新领域布局、创新主体组织、创新链条协同、创新资源配置及创新环境营造等维度探索可落地实施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
方远平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以制度创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抓手。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已确立了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相较于北京、上海,在高等院校综合实力、国家级科研基础设施、科研原创能力、高层次科技人才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但在国际金融发展水平、科技服务能力、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粤港澳各城市间产学研功能互补、国际化科技创新制度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面向未来,我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为先导,加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高层次科研基础设施布局力度、加快国内外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建设进度、加强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创新,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地、国际科创企业集聚地、国际化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国际科技制度创新试验地。
涂建军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川渝携手汇聚创新合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共建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但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领先型区域相比,短板仍较明显。面向未来,我们认为,重庆与四川应深化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以西部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成渝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等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共享为重要抓手,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构建高标准区域创新体系,将成渝地区建成引领西部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对此,我们建议,成渝地区应聚焦原创性前沿技术,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开展联合攻关,增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吸引和集聚高精尖特企业和顶尖人才,激发原始创新活力。此外,成渝地区还需扩大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协同创新,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范斐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以武汉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带动中部地区创新发展
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创新资源集聚地,是支撑我国构建“3 2”科技创新中心总体布局,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合作关键空间节点。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我们认为,武汉应围绕“国家所需、武汉所能”,真正把科教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科技人才汇聚优势和创新发展优势,加速推进教育、人才、科技的有机融合,服务和支撑中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对此,我们建议,武汉应围绕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统筹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有力有序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加快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围绕建设产业创新高地,聚焦聚力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大健康、数字经济,冲击万亿目标,打造一批“万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带动中部地区实现创新发展。
覃雄合
合肥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副教授
打造合肥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助推科技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从“创新高地”到“创新之都”再到“科创名城”,正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在肥“三就地”(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探索科技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的“合肥模式”。针对打造合肥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的议题,我们认为,合肥需精准施策、“三抓”齐力:一是抓源头,扩大成果供给。借助沪苏浙等省外科创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研发在外、转化在皖“创新飞地”建设;二是是抓对接,打通供需通道。紧盯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等,健全院士包保联系服务、科技情报员等工作对接服务机制,对重大科技成果“一事一议”,力争应转尽转、能留尽留;三是抓落地,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健全种子、天使和双创等各类基金体系,推进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引导。
本文由“三思派”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段德忠副教授牵头组织和编辑。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