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ipp评论
城市治理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治理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治理的前提,没有可持续发展所有的治理问题都会恶化,甚至发展成为危机。
尽管经济社会发展也会给城市带来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但这些问题和挑战都可以在发展过程得到解决。但如果经济社会不发展了,那么就会导致城市的衰弱,且往往是系统性的衰弱。城市一旦衰弱,城市治理就没有条件,有效治理就无从谈起。
美国的一些城市就是因为城市的衰弱而出现严峻的问题和治理危机。从深圳崛起的故事与美国铁锈带衰落的故事比较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深圳是从1980年代初的一个小渔村(城镇)发展成为现在的超一线城市。深圳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过2000万,并且还在增加。
人口的发展是因为深圳的产业,有了产业,社会就有就业,政府就有税收。美国的铁锈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是多么辉煌。这个地区因为汽车工业而崛起,但今天因为产业变迁但城市没有及时转型而变成“铁锈带”,城市逐渐走向衰败,城市治理也面临严重危机,社会层面暴力丛生,而政府不再有效。
也就是说,城市的有效治理首先要塑造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是因为我们发现中国的城市治理也有一些不好的趋势。现在的城越来越大,但是市越来越小。有城无市,大城小市,都是普遍现象。城市是由“城”和“市”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结构和物理空间,后者是经济交易和社会生活空间。但现在的城市治理构架下,城越来越大,市的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被治理掉了。
这些年来,在很多地方,城市治理被简单地理解成为“美化”城市,“清洁化”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多少商业活动被取缔,被清理。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活动的确需要被规范,但绝对不是像我们一些城市的清理方法。结果,城市越来越大,楼房越来越多,但商业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少,甚至出现空城和鬼城现象。
也就是说,城市治理不是在为城市塑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而是在迅速恶化这个环境。如果这个趋势不能改变,那么城市衰落就会提前到来。这个现象需要我们反思。
城市高速发展的条件
今天中国的城市化是过去数十年城市环境变化的结果。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受益于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城市群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个区域高速经济发展具有几个条件。
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今天我们的城市发展面临新挑战,甚至是异常严峻的挑战。我们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去应付这种国际环境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 作者:郑永年,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学院院长。